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就业  >  硕士招生

招生就业

硕士招生

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北京中医药大学网报公告
(招生单位代码:10026  考点代码:1126)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11日

根据《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2025〕2号)和《北京市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公告》,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制定本公告。选择北京中医药大学报考点(考点代码1126)的考生请务必认真阅读本公告。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填报志愿并选择报考点。

一、报考资格

考生须符合《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和《北京市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公告》中所规定的报考条件,并满足所报考招生单位及报考点的有关要求。报考我校的考生请仔细阅读《北京中医药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专业目录及网报公告等,确定符合报考要求后,填报志愿。

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或因考生本人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提交虚假材料及未按要求提交所需材料造成后续无法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二、报考点选择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中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可选择教学点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

符合以下条件考生选择“(1126)北京中医药大学”作为报考点:

(一)报考单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或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且学校所在地为北京地区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

(二)报考单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或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的其他考生,须满足户口或工作所在地在京的条件,具体要求是:考生须具有在京户籍或者报名当年(1月至9月)在京连续缴纳6个月(含)以上社会保险中的基本养老保险或基本医疗保险(不含补缴)。

(三)北京中医药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京外招生单位的(考试方式为全国统考)。

三、网上报名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包括网上报名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网上缴费,并按照所选报考点公告要求进行网上确认。只有完成以上步骤,报名流程才能完成。

       (一)网上报名时间

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0日至10月13日,每日9:00—22:00;网上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6日至10月27日,每日9:00—22:00。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时,所有考生均须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以下简称“研招网”)填报网上报名信息,考生务必认真填写并仔细核对本人的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报考类别和考试科目等重要信息。报名期间,考生可进行网上报名信息修改或重新填报,每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得修改或重新填报网上报名信息。需要注意的是:“报考单位”“报考点”和“考试方式”等三项关键信息,在考生提交报考信息后,无论初试费支付与否,均不得修改。如需修改,应在网上报名截止时间内,取消已填报的报名信息,重新进行报名并支付初试费。

(二)学历(学籍)校验

网报期间,报名系统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为确保核验顺利,建议考生提前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s://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务必在我校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因更改姓名或身份证号变更等导致的学历(学籍)校验未通过的考生,网上确认时还须提供具有更改记录的户口本(簿)或公安机关开具的相关证明(须明确相关信息变更时间),用以报考点核查。

(三)其他注意事项

(1)报考我校非全日制公共管理(MPA)专业的考生,“报考类别”须选择“定向就业”,并准确填写定向就业单位。

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报考类别”选择“定向就业”。

(2)考生须准确填写本人“通讯地址”、“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户口、档案所在单位名称、地址和邮编”,其中“移动电话”应保持可联系状态,以便及时联系;考生所填“出生日期”必须与身份证号中的出生日期相一致,并以身份证号中的出生日期为准。

(3)网上报名中的“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编号”的填写必须遵循以下规则:

①毕业证书编号应按《毕业证书》上的“证书编号”填写,也可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中的“证书编号”,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和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填;在2026年入学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不填;

②学位证书编号应按《学位证》上的“证书编号”填写,也可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中国高等教育学位在线验证报告》中的“学位证书编号”,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和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填;在2026年入学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学位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不填;

③在境外获得学历(学位)的考生,其学历(学位)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学历(学位)证书编号填写《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的认证编号;境外就读尚未获得《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的考生,报名时请在备用信息中注明“境外获得学历(学位)学生”,但须在我校复试资格审查时提交《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取消考试资格。

(4)在京就读第二学士学位的在校生,提交“证明考生为在读二学位身份(学生证)及所在校同意报考”等相关材料,允许在京报考。

(5)选择“(1126)北京中医药大学考点”的考生,提交网报信息后,须于网上报名截止时间(2025年10月27日22:00)前,以“网上支付”方式缴纳初试费,缴费成功后,考生还须在报考点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确认,否则报名无效。请考生务必于网上报名期间支付初试费,逾期不接受补缴费。

四、网上确认

(一) 网上确认时间安排

“(1126)北京中医药大学考点”采用网上确认方式,考生无须到现场进行材料审核。网上确认的网址及时间请关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https://yanjiusheng.bucm.edu.cn/)后续发布的相关通知。届时,考生可选择使用手机、电脑等设备完成信息确认。请考生务必按照要求,按时上传要求的各类审核材料(若不符合要求,则须按时重传),待报名系统提示确认成功,方可完成网上确认流程。

请选择“(1126)北京中医药大学考点”的考生,网上确认前后务必关注“研招网”、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网站上的相关通知。因未及时关注通知而造成的问题,由考生个人负责。

(二) 网上确认要求

1.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2.凡符合所报考北京中医药大学和“(1126)北京中医药大学考点”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确认,未在规定的时间内参加网上确认或因自身原因未被审核通过的考生,报名信息无效。

3.考生网上确认时应当积极配合工作人员,根据核验工作需要,按要求提交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或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等,考生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的,不得准予考试。

4.选择本报考点的考生,应提前准备以下材料(届时以我校发布的网上确认须知为准):

应届毕业生:

(1)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

(2)《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或每一学期注册完整的学生证。

其他考生:

(1)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

(2)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学历(学籍)校验未通过的考生还应提供学信网《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和《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教育部学历认证中心出具的《学历认证报告》);

(3)北京市居民户口簿原件或在报名当年(2025年1月至9月)在京连续缴纳6个月(含)以上社会保险中的基本养老保险或基本医疗保险(不含补缴)。

(4)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网上确认及复试前应提交在读学校研究生培养管理部门同意报考的函件(有工作人员签字、联系方式、部门盖章的原件),否则不予确认或不予准考。

(5)在京就读第二学士学位的在校生,提交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学生证(证明考生为在读二学位身份)及所在校同意报考证明等相关材料。报名时请在备用信息中注明“XX学校第二学士学位在读”。

5.考生网上确认阶段上传材料成功后,须及时登录系统查看审核结果。系统反馈“审核通过”的考生说明考生顺利完成了报名信息确认工作,凡是提示“审核不通过”的考生请根据提示内容在规定时间内补充材料,逾期不补充或者补充仍然不符合要求者,则无法完成网上确认。考生须确保填报及上传的所有信息的真实性,如有弄虚作假,一经发现,即取消其报名资格。

五、打印《准考证》

考生应当在考前十天左右(具体时间以研招网通知为准),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特别提示:《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六、其他事项

(一)专项计划

凡符合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等专项计划报考条件的考生,应仔细阅读招生单位相关报考要求,并按要求填报相关信息。

(二)关于考试费

1.依据《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关于部分高等教育招生考试收费标准的函》(京发改〔2012〕1358号)规定,对在京报考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收取初试费138元/人,招生单位可对初试合格进入复试考生收取复试费100元/人。

2.对于已通过网上确认的考生,因已启动考务组织程序、安排考试资源,故一律不予退费。对于在报名过程中取消报考信息、重复缴费、未进行或未通过网上确认的考生,其缴纳的初试费由研招网对账结算后统一进行退费处理,所退费用预计于2025年12月底返还考生缴费时所用的支付账户。为确保退费顺利进行,请考生不要注销支付账户,发现问题请及时与研招网客服联系。

3.在京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考生,可申请考试期间提供合理便利。考生须在所选报考点网上确认结束前按报考点要求提交申请材料,经考点提出初审意见后报考试院研招办。考试院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对申请考生进行联合评估,研究确定可提供的合理便利事项,由报考点告知考生。

4.考生要合理安排报名时间,尽量避开初期、末期高峰时段,避免网络拥堵。报名时间一经截止,不再安排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5.考生须密切关注“研招网”、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网站的相关信息。报考政策及动态可登录“研招网”、“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查询,主动了解考试安排、入场要求等事项,保持通信畅通,积极配合完成相关工作。

七、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1号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100029

咨询电话:010-64286502

电子邮箱:yzbsszx@126.com

 

  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25年10月